走出心性的误区,就是开放与开悟

走出心性的误区就是开放与开悟


  心性的误区正如六祖大师所说的:“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。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。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。何期自性,本不动摇。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。”自性本来就具足五智,即大圆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、法界体性智都圆满具足,无欠无余,所以就外无可断之法,内无新生之智,一切都是自在无为之中全然地开放。

  一个禅悟的人,一定是坦坦荡荡的面对一切,他抛弃了面具、抛弃了思惟定势、抛弃了他以前种种的执著,没有任何预设的立场,没有任何预期的模式,他只是完全地接受。一杯茶,即使是用同样的水,同样的茶叶,但每一次喝的时候他都是像喝从来没有喝过的茶那样来细细地品,来感受每一个味蕾。

  一个人,即使是同样的性情,同样的容貌,我们每一次相遇都是当做最神圣、最美好的相遇,珍惜当下的每一个因缘。所以事实上他是最敏锐、最充分地活在每一个刹那之中。因此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要不墨守成规,接受生命的一切,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解脱的人、一个自由的人,一个处处显露生命大智慧的人。

  南传佛教有一位佛使尊者就说过“世间的人很害怕牢狱,但他只害怕实体的牢狱,不知道精神的牢狱更可怕。”陷在你的那些成见里面,那些执著里面,那些固定的思惟模式里面,事实上它就把你卡死了,就让你难以出离了。

 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要不落入任何固有的模式之中,只是全然地开放和接受一切,不管它好、坏、善、恶、美、丑,全然开放地接受一切。为什么能够做到?因为我们的自性本自具足,你排斥什么?你抗拒什么?你排斥那些不好的,事实上是排斥你的真心,你贪恋什么?你贪恋这个,你就迷失掉你的真心。你贪恋这个你就失去这个,所以事实上只是全然地接受,不要去做判断就好,只是了知它当下真实的状况,不要做判断,因为一有判断,心里面就有压力,就有分别。

  有一则公案叫做香严上树,可能有一些人会知道。香严智闲禅师(原来也说过他开悟的公案)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学了很久都没有悟,但是他这个人满腹经纶,经典说得头头是道,但就没开悟。

  后来百丈入涅槃了,他就去跟随师兄沩山灵佑禅师学,灵佑禅师就说:“我听闻说你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,那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,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?”

  香严哑口无言,答不出来。为什么?三藏十二部翻遍都没有,他真的就知道惭愧了,说:“师兄,请你教我。”

  沩山禅师说:“我不能教你,教了你就害了你。”

  然后香严就去给南阳慧忠国师守墓,当他把瓦片打在竹子上的时候彻底开悟了。

  今天我们是要讲智闲禅师开悟以后他如何来接引弟子,他接引弟子的方法很奇特。有一天上堂他就说:“大众啊,你们都听着,有个人在一个千尺的悬崖上,悬崖边有一棵树,这个人用嘴巴咬着这棵树的树枝,手也没有依靠,脚也没有踩着,就用嘴巴咬着。旁边又来了一个人问他:‘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呢?’”

  就说这个禅法的大意是什么呢?这就麻烦了,如果你要开口回答,那肯定就掉下去死掉了,你要不回答,你是大乘佛子,众生请法你就要说,不然就有违菩提心,他就处在这种两难境地,答也不是,不答也不行,那怎么办?

  他的上座还是很有智慧,有一些悟境,这位招上座马上就很轻巧地把此公案解决了。他就回答一句话:“上树之时且不问,未上树时如何?”就是说他已经口咬着这根树枝了,我就不问这个了,他没有爬上这棵树以前是怎样呢?香严智闲禅师就首肯了招上座的机锋的回答。

  大家不要认为这好像是一种脑筋急转弯,或者说是一种什么智力游戏,这个不是这样的,事实上它体现了我们对于禅法的领悟。事实上是什么?任何东西你执著它,包括禅的精髓都好,包括智慧都好,你要执著于它,你陷在里面,你就肯定不能够开显本觉的智慧。因为黄金虽然珍贵,但是放在眼睛里面也会让眼睛瞎掉。如果我们一门心思只是想钻在那个问题里面去找答案的时候,就等于你把自己挂在那个高高的树枝上了,意思是说,如果你迷恋高峰体验,迷恋禅悟之中的那种境界,那你不是真正的悟。

  好像黄檗禅师一样,他跟一位印度来的法师一起在山里面经行,刚好遇到溪水暴涨,印度的法师就显神通从水面上走过去了,还向他招手。黄檗禅师就骂他:“我不知道你是这样一个执著于表相,执著于神通的俗汉,如果我早知道我要挑断你的脚筋!”

  事实上大乘的佛法,尤其是禅法,她注重的是什么?不在于外相的东西,而是自性的开启,不生不灭真性的开启,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自家宝藏。因此要保持平等心,真正的禅悟是没有得失的,是一切平等平等的,无论你是在高峰一览众山小,还是在平地很平淡的人生,事实上都是平等平等的。


------摘自大愿法师《与心对话 禅悟人生》

最热文章
Copyright © GuTon.com 2004-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:国通网